菌落特征:
菌落的特征包括:菌落的大小、形态、颜色、光泽度、透明度、质地、隆起状态、边缘特征等。不同种类的菌落的特征不一样,同种菌落在不同环境下培养的特征可能也不一样,所以菌落的特征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菌落特征详细介绍:
第一、菌落,是指由单个或少数微生物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团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通常是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内)生长发育,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团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的集团,称之为菌落。

第二、各种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菌落特征,如大小、形状、边缘、表面、质地、颜色等,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是衡量菌种纯度、辨认和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菌落特征与微生物的菌体形态结构特征密切相关。

第三、例如,细菌、酵母菌不形成菌丝,其菌落仅生长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与培养基结合不紧密,可用接种工具将其全部挑起;而放线菌、霉菌的菌体大多分化为营养菌丝与繁殖菌丝,营养菌丝深入培养基中吸取营养,具有与培养基结合较紧,不易挑起等特征。

第四、菌落形态包括菌落的大小、形状、边缘、光泽、质地、颜色和透明程度等。每一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固定的菌落特征。不同种或同种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菌落特征是不同的。这些特征对菌种识别、鉴定有一定意义。

第五、细胞形态是菌落形态的基础,菌落形态是细胞形态在群体集聚时的反映。细菌是原核微生物,故形成的菌落也小;细菌个体之间充满着水分,所以整个菌落显得湿润,易被接种环挑起;球菌形成隆起的菌落;有鞭毛细菌常形成边缘不规则的菌落;具有荚膜的菌落表面较透明,边缘光滑整齐;有芽孢的菌落表面干燥皱褶;有些能产生色素的细菌菌落还显出鲜艳的颜色。

什么叫做菌落
一、菌落释义:
菌落(colony),也称“集落”。指的是由单个或少数微生物(细菌或真菌)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团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
不同的微生物形成的菌落有不同的特征,是鉴定菌种的重要标志。
各种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菌落特征,如大小、形状、边缘、表面、质地、颜色等,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是衡量菌种纯度、辨认和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菌落特征与微生物的菌体形态结构特征密切相关。

1、在培养基表面生长的菌落,叫表面菌落;
2、在表面下生长的菌落,叫埋藏或深层菌落。

细胞形态是菌落形态的基础,菌落形态是细胞形态在群体集聚时的反映。菌落特征决定于组成菌落的细胞结构与生长行为,如细-菌的荚膜,它的存在与否和菌落形态等有直接关系。
细-菌菌落的特征描述应当包括:菌落的大小、形态、颜色、光泽度、透明度、质地、隆起状态、边缘特征等。常用的描述词汇如下:
1、大小:菌落覆盖的范围,一般描述菌落的直径即可。
2、形态:指菌落的外观形状,常用词汇包括圆形、卵圆形、三角形、形状不规则等。
3、颜色:包括正反面颜色,即气生菌丝和基内菌丝颜色,常用词汇包括:白色、乳白色、红色、粉色、黑色、无色等。
4、光泽度:指表面有无光泽,可直接描述为菌落表面有光泽、无光泽、表面光滑、粗糙等。一般有荚膜的菌落表面有光泽,无荚膜的菌落表面无光泽。
5、透明度:描述菌落透光的性质,常用词汇包括: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6、质地:指菌落的粘性、脆性等,常用词汇包括:蜡状、干燥、易挑起、粘稠感等。
7、隆起状态:指菌落切面的形态,常用词汇包括:隆起、凸起、扁平等。
8、边缘特征:指菌落周边的形状,常用词汇包括:波状、完整、粉粒状、啮齿状等。
四、菌落总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