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藏器于身 待时而动

时间:2024-04-09 06:19:18编辑:揭秘君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下一句是什么?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君子藏器于身,伺时而动”这句话出自于《周易·系辞下》,它的意思说的就是:君子是那种即使是有卓越的才能、高超的本领也不会到处去卖弄自己,以此作为自己炫耀的本领的人。他只会在那种在必要的情况下才会把自己的才能或技巧展露出来的。具体分析真正的君子在不利于自己的条件下,常常会隐忍待发,等待时机。这不是窝囊也不是没种,而是识大体,能屈能伸,是符合君子的德行的。那些不管眼前的条件如何,不藏拙、只知道“冲”的人,不是坦荡荡而是“愚”的另一种表现。正所谓“潜龙勿用”,而是在时机成熟,一切具备的时候果断行动不拖泥带水。什么时候“动”,什么时候“藏”是讲究时机的,能够把握好这个度也是君子和常人的区别之一。

“君子藏器于身,以待时而动。”是什么意思?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出自 《周易·系辞下》。

这段话最关键的是后半句的“待时而动”!前半句“藏器于身”相比“待时而动”,可以说好做多了,只要慢慢积累就OK。而“待时而动”就很难把握好,比如说,大家都觉得现在时机很好,你该行动了;而你可能觉得时机未到还不能行动,反之亦然。不论怎么选择,总有遗憾发生。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每个人的“时机好与坏的标准”不一致,所以造成了“待时而动”很难把握好。也就是说,要做到“藏器于身,待时而动”,非大智者不能!

普通人要想把握好“待时而动”的度,不妨改变一下方法,在积累力量(量变)的同时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质变的催化器)。如果判断能力与力量的积累同步提高,就可以捕捉到更多的可能促使“量变转向质变”的机会,就可以不断试错,在不断地尝试中如果抓住一次机会,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什么意思?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是指有志者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等待时机到来再采取行动。【出处】这句话出自《周易·系辞》,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天下之大经”。【原文节选】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是以出而有获。【译文】 “君子将自身视为珍贵的器物,等待时机的到来,然后积极行动。这样,他的行动就会得到成功。”【赏析】这句话所出自的《周易·系辞》是易经中最为重要的篇章之一,也是阐述易经核心思想的重要篇章。其中“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是易经哲学中的一种人生态度,强调个人修养与等待时机的重要性,让自己的能力蕴藏,静观时机,等待时机的来临,然后再有所行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创作背景】《周易》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典之一,是一部以卜筮、象数为基础的哲学性文化著作,具有很高的哲学、文化价值。《周易·系辞》是在《周易》基础上,对其中六十四卦进行了深入阐述,揭示了易经思想的核心和哲学体系。【注释】君子:指有道德、文化修养、高尚品德的人。藏器于身:指蕴藏着弘大的才器在身上。等待时机:强调了机会与时间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急功近利,需要静观时变,等待时机的到来。【生活启示】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在内心深处蕴藏着一颗强大的心灵和才能,而不是被表面的物质所迷惑。这个“器”不是指具体的物品,而是指我们自己的才能和能力。当我们准备好并时机成熟时,才会拥有更好的机会和成功的可能性。在我的个人经验中,我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只有当我在内心中培育和发展自己的才能和技能时,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有时候,我也会因为缺乏自信或者急于求成而把机会错过。但是,当我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时,我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问题,并且获得更好的结果。这也适用于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例如个人关系。我们需要在内心深处保持善良、宽容和信任,而不是被表面的外貌、物质或者他人的言行所迷惑。当我们拥有了这些美好的品质和内在的优势时,我们才能更加真正地获得快乐和幸福,而不是仅仅追求表面的物质享受。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有?

【原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⑴而⑵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⑶,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⑷而动⑸者也。”
【译文】君子将器物藏在身上,等待有利时机而行动,哪里会有什么不利呢?行动时不受约束,所以箭射出就有收获,这是在说要先制成可用的器物再采取行动。”
注释:⑴“时”时机,时势。《论语·阳货》:“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智乎?”
⑵“而”连词。表示顺接,即连接的两部分在意义上是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可译作:就,并且,有时也可不译。《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⑶“括”引申为约束。《孔丛子》:“以礼括其君,使人于善也。”
⑷“成器”制成可用的器物。《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⑸“动”行动;采取行动。《孙子•军争》:“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


孔子:“君子藏器于身,待遇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适是以出而有获取,语汇成器而动者也”。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想完成一项事业,非要自己先有足以完成事业的本事不可。如果:有了智慧、有了知识学问、有了高尚的品德、有了高超的能力,同时又预备了各种所需的器具,这就是所谓的“藏器于身”。在这里,器就不仅指有形的器具、武器装备等,而且指你的道德、智慧、才能。一个,如果自己没有真才能,没有真道德,而只想靠别人?以为我有许多人在帮我做事的,那你已经注定要失败了,就算一时能成功也终究要失败的!历史上,现实中,这样的事例实在多得不胜枚举。所以,一定要注意“藏器于身”,大家要注意这个“藏”字,要深藏不露,不能动不动恃才傲物,好显摆,而招来小人、枭雄者的嫉妒,那就可能会有杀身之祸,导致出师未杰身先死的悲惨结局。前面讲刘备故意在曹操面前装作胆小怕事,不肯展示自己的雄心伟略,就是“藏而不露”!“待时而动”,等待合适的时机才行动,射隼要等到它飞过来时,进入自己的射程之内,这就是待时而动。
藏器于身,隐忍待发,非常重要。在不合适的机会强出头,势必会遭到挫败。你有能力在身,应该伺机而动。


上一篇:同仇敌忾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我为你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