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例子有哪些?
原电池手电筒中的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火力发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蓄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解池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电池型号一般分为:1、2、3、5、7号,其中5号和7号尤为常用,所谓的AA电池就是5号电池,而AAA电池就是7号电池。D型电池(大号电池/LR20/AM1)直径ф34.2;高度61.5mm。C型电池(2号电池/LR14/AM2)直径ф26.2;高度50.0mm。AA型电池(5号电池/LR6/AM3)直径ф14.5;高度50.5mm。AAA型电池(7号电池/LR03/AM4)直径ф10.5;高度44.5mm。AA/2型电池(8号电池LR1/AM5)直径ф11.0;高度30.0mm。AAAA型电池(9号电池/LR61/AM6)直径ф8.0;高度39.5mm。AAAA/2型电池(小9号电池/LR61/AM6)直径ф8.0;高度28.0mm。
化学能是如何转化为电能的?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例子:1、电动车在行驶时,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2、原电池手电筒中的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火力发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4、蓄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5、电解池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能主要作用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不同的物质不仅组成不同、结构不同,所包含的化学能有不同。在化学反应中,既有化学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又有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那么,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完成后的结果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与人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同时也是学生形成化学
(14分)(1)Fe 2 + +2e - = Fe(2分),钠(1分),β—Al 2 O 3 (1分)(2)①石墨(1分),氧化(1分)②Cu 2 + +2e - =Cu(2分)、2H + +2e - =H 2 ↑或2H 2 O+2e - =H 2 ↑+2OH - (2分)③0.448L或448mL(2分)没有单位扣1分(3)2.16x10 -7 . (2分) 试题分析: (1)对氧化还原反应,含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发生还原反应做正极。充电时负极连接阴极。能导电的做电解质溶液。(2)由加入0.98g氢氧化铜粉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与电解前完全相同。可知溶液电解氢氧化铜,在阴极放电的是Cu 2 + ,在阳极放电的是OH-。小苏打(NaHCO 3 )Cu SO 4 + 2 H 2 O= Cu(OH) 2 +H 2 SO 4 n=0.98g/98gmol -1 =0.01mol2NaHCO 3 +H 2 SO 4 =Na 2 SO 4 +H 2 O+2CO 2 ↑ 0.01mol 0.02mol0.02mol×22.4L/mol=0.448L(3) 等体积的BaCl 2 溶液与2.0×10 -3 mol/l的Na 2 SO 4 溶液混合Ksp=c(Ba 2 + )c(SO 4 2- )=c(Ba 2 + )1.0×10 -3 =1.08×10 -10 c(Ba 2 + )=1.08×10 -7 c 原 (Ba 2 + )=2.16x10 -7 .
电解液发电原理的化学能是怎么转化的?
电解液发电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它基于电解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通过将正负电荷分离并通过外部电路流动来产生电流。
在电解液发电中,通常会使用两种不同的电极(阴极和阳极),它们被浸泡在电解质溶液中。当外部电源施加在电解液中时,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会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电极移动。
在阴极上,还原反应发生,正离子(通常是金属离子)接受电子并还原为金属,同时释放出电荷。这个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部分。
在阳极上,氧化反应发生,负离子(通常是氧离子或其他非金属离子)失去电子并氧化为气体或其他化合物。这个过程也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部分。
通过外部电路连接电解液中的两个电极,正离子和负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移动会导致电流的流动。这样,化学能就被转化为电能,可以用来驱动电子设备或充电电池等。
总结来说,电解液发电的化学能转化过程是通过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还原和氧化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外部电路传递和利用这些电荷流动来产生电流。
给手机充电是将电能转化为什么能?
给手机充电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手机中使用的是手机电池供电。手机电池是由化学原料通过储存电荷形成一个电容装置,来实现充放电的功能。在使用手机时是将手机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通过电容放电来实现给手机硬件供电的。在放电消耗完电能后,只有通过充电才能恢复原来的电荷,这样循环往复。扩展资料手机电池充电时从外电路接受电能,转化为电池的化学能的工作过程。电池在其能量经放电消耗后,通过充电恢复,又能重新放电,构成充放循环。一般用直流电流充电。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充电方法如恒流充电、恒电压充电和涓流充电以及这些方法的组合式充电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充电
给手机充电是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
在手机充电的过程中,是将电能转化成了化学能。手机电池是为手机提供电力的储能工具,手机电池一般用的是锂电池和镍氢电池,毫安是电池容量的单位。给手机充电时电能先转化为手机电池的化学能,并伴随有发热,也就是热能。当手机断开电源使用手机时,手机电池会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供手机正常工作使用,使用中也会产生热能。化学能是一种很隐蔽的能量,它不能直接用来做功,只有在发生化学变化的时候才可以释放出来,变成热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热能与热量不同,热能是状态量,热量是过程量。热量只有在热传递中才会出现。给手机充电的最好方式:给手机充电的最好方式是一有机会就充电,每次充一点电。哪怕只是几分钟也行,零星时间充电不会损害电池。关于“充电周期”,苹果手机官方的说法是这样的:你可为 Apple 锂离子电池充电。在充电之前,无需先 100% 放电。Apple 锂离子电池以充电周期方式工作。如果使用 (放电) 的电量达到电池容量的 100%,你就完成了一个充电周期,但不一定通过一次充电来完成。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实例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例子有:电解池,如氯碱工业、精炼金属、电镀等。电动车在充电过程中,也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蓄电池中。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电能也可转换成其他所需能量形式,如热能、光能、动能等等。电能可以靠有线或无线的形式,作远距离的传输。三、电能单位电能的单位是“度”,它的学名叫作千瓦时,符号kw·h。在物理学中,更常用的能量单位(也就是主单位,有时也叫国际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电能指电以各种形式做功的能力(所以有时也叫电功)。分为直流电能、交流电能,这两种电能均可相互转换。电能,是指电以各种形式做功(即产生能量)的能力。电能被广泛应用在动力、照明、冶金、化学、纺织、通信、广播等各个领域,是科学技术发展、国民经济飞跃的主要动力。化学能主要作用: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不同的物质不仅组成不同、结构不同,所包含的化学能有不同。在化学反应中,既有化学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又有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那么,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完成后的结果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电池如何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电池其实就是由2个化学性质不同的金属(其中一个可以是碳棒)在一个溶液(电解质溶液。不是一般的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是会转移的这样就产生了电流。在活泼的金属上失去电子,而电解质中的阳离子得到电子付在阴极材料上就这样电子移动就产生了电流。当消耗到一定程度后阳极材料或电解子少了或没了反应就中指没有电流了,充电电池的充电就是这个的逆反映那个叫电解池。扩展资料:电池工作原理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是靠电池内部自发进行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的结果,这种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负极活性物质由电位较负并在电解质中稳定的还原剂组成,如锌、镉、铅等活泼金属和氢或碳氢化合物等。正极活性物质由电位较正并在电解质中稳定的氧化剂组成,如二氧化锰、二氧化铅、氧化镍等金属氧化物,氧或空气,卤素及其盐类,含氧酸及其盐类等。电解质则是具有良好离子导电性的材料,如酸、碱、盐的水溶液,有机或无机非水溶液、熔融盐或固体电解质等。当外电路断开时,两极之间虽然有电位差(开路电压),但没有电流,存储在电池中的化学能并不转换为电能。当外电路闭合时,在两电极电位差的作用下即有电流流过外电路。同时在电池内部,由于电解质中不存在自由电子,电荷的传递必然伴随两极活性物质与电解质界面的氧化或还原反应,以及反应物和反应产物的物质迁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能
热能转化成电能有什么方法
热能转化成电能一般有两种:
1、塞贝克效应
塞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又称作第一热电效应,是指由于两种不同电导体或半导体的温度差异而引起两种物质间的电压差的热电现象。一般规定热电势方向为:在热端电子由负流向正。
在两种金属A和B组成的回路中,如果使两个接触点的温度不同,则在回路中将出现电流,称为热电流。相应的电动势称为热电势,其方向取决于温度梯度的方向。
塞贝克效应的成因可以简单解释为在温度梯度下导体内的载流子从热端向冷端运动,并在冷端堆积,从而在材料内部形成电势差,同时在该电势差作用下产生一个反向电荷流,当热运动的电荷流与内部电场达到动态平衡时,半导体两端形成稳定的温差电动势。半导体的温差电动势较大,可用作温差发电器。
2、工质转化:热能——动能——电能
我把这种方式叫做“烧锅炉的”。由于热能不能自发转化为机械能,所以可以采用朗肯循环(你可以自己百度这个词),利用过热蒸汽绝热膨胀来输出机械功(即高温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子转动),输出的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汽轮机转子转动切割磁力线发电)。
目前火电站、核电站均采用这种发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