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

时间:2024-08-08 18:51:04编辑:揭秘君

氨的喷泉实验现象

氨的喷泉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1.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用干燥的圆底烧瓶收集氨气;

2.集满后用带玻璃管和滴管的双孔胶塞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烧杯里的水事先加入少量的酚酞试液,挤压滴管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

3.实验时应注意烧瓶必须干燥,滴管吸水后外壁擦干,而且尽可能使氨气收集满一些;



4.出现了烧杯里的水由玻璃管吸入烧瓶形成红色喷泉;

5.出现了两种现象,意思形成喷泉,说明氨极易溶于水,二是水进入烧瓶后酚酞试液呈红色,说明氨溶于水后,水溶液呈碱性。


氨水喷泉实验原理

就拿氨气氯化氢喷泉实验为例 氨气和氯化氢都极易溶于水 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700体积的氨气和500体积的氯化氢 因此二者都是极易溶于水的物质用500ml干燥的圆底烧瓶收集满氨气(NH3),瓶口用带玻璃尖嘴管的胶塞塞紧,玻璃管的另一端通过单孔胶塞插入盛有浓盐酸(HCl)的塑料瓶中(装置如图所示)。打开玻璃管上的止水夹,用手挤控塑料瓶,使塑料瓶中的氯化氢气体通过玻璃尖嘴进入圆底烧瓶内与氨气接触,即可形成白色的喷烟 。烧瓶内压强减少,浓盐酸会进入烧瓶,产生白色喷泉。只要是反应能够造成压强差的反应 都可以设计为喷泉实验 或者是易溶于水的气体、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只要能对压强造成影响 就可以 实验原理图

氨的喷泉实验的步骤.

实验操作: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剩有水的烧杯里(水利预先加入少量酚酞试液).安装好装置,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
实验现象:烧杯里的溶液有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液体呈红色.
实验结论:氨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
实验本质原因:较大量的氨气溶于较小量的水中,使烧瓶内的气压明显小于瓶外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水迅速进入烧瓶,形成喷泉.
气体在水中溶解度较大,或气体与液体能剧烈反应,形成较大压强差都能做成喷泉实验,如HCL\HBr\HI\SO2\CO2用NaOH溶液吸收
注意问题:1烧瓶要干燥2氨气要充满3塞子要严密4由滴管内挤入的水不要太少


高中化学喷泉实验原理是什么?

产生机理根据克拉伯龙方程(也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推出P=(nRT)/V (R为常数)。要使P变小,可改变n、T、V中的一个变量。所以减小气压的方法有三种:1、减少气体的物质的量(n);2、降低气体的温度(T);3、增大气体的体积(V)。减少气体的物质的量有两种方法:物理方法与化学方法。形成喷泉的组合(1)nh3、hcl、so2、no2与水组合能形成喷泉。(2)酸性气体与naoh(aq)组合能形成喷泉。(3)有机气体与有机溶剂组合也能形成喷泉。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喷泉实验

高中化学 喷泉实验

高中化学喷泉实验是很重要的一门实验,那么它的原理是什么呢?

喷泉实验是指将充满氨气的烧瓶密封倒置于铁架台上,并通过试管与呈有酚酞的烧杯相连,会发现酚酞向上喷入烧瓶内的现象。

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氨气溶解在酚酞溶液中的速度极快,导致烧瓶里面的压强急剧减小。

而大气压强大于烧瓶里面的压强,存在压力差,因此使得酚酞溶液向上喷出。

除此之外氨气溶于水之后溶液呈碱性,酚酞溶液会变红,因此更容易观察。


喷泉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喷泉实验的原理是克拉伯龙方程。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演示实验,高一化学教材在讲到氨的性质时,安排了喷泉实验。由于喷泉实验的趣味性强,直观效果好,如今已超越教材中安排的喷泉实验的范围,演变成一系列的喷泉实验。现象描述: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大,在短时间内产生足够的压强差(负压),则打开活塞后,大气压将烧杯内的液体压入烧瓶中,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通过分析喷泉实验的原理和条件,我们总结出了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是:(1)盛气体的烧瓶必须干燥,否则甁中有液体,会使瓶口留下空气,形成的喷泉压力不大(喷泉“无力”)(2)气体要充满烧瓶;(3)烧瓶不能漏气(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所用气体能大量溶于所用液体或气体与液体快速反应。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喷泉实验

在有关氨气喷泉实验中氨气和空气的密度谁大

亲亲,非常荣幸为您解答[开心][开心]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氨气会向下沉积。在氨气喷泉实验中,氨气会从下方喷出,然后沉积在底部,同时挤压空气底部,使其向上流动,产生冲击波并形成喷泉效果。【摘要】在有关氨气喷泉实验中氨气和空气的密度谁大【提问】【提问】帮我看下13题谢谢【提问】亲亲,非常荣幸为您解答[开心][开心]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氨气会向下沉积。在氨气喷泉实验中,氨气会从下方喷出,然后沉积在底部,同时挤压空气底部,使其向上流动,产生冲击波并形成喷泉效果。【回答】不支持看图片亲亲【回答】可以描述一下吗【回答】所以在喷泉实验中氨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是吗【提问】亲亲[鲜花][开心]是的,在喷泉实验中氨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比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28.8小,但由于氨气的分子量小,具有较高的动能,使其平均速度较高,因而具有较高的热运动。这使得氨分子的碰撞较激烈,分子间距离较小,因此比空气密度高,并具有下沉的趋势。[鲜花][开心]【回答】那在这个实验中氨气不极易溶于水吗【提问】是的,氨气比较容易溶于水,但是它的水溶度受到温度、气体压力和水的性质(pH值等)的影响。在NH3喷泉实验中,氨气从底部向上喷出并与空气相混合,但在接触到水后,氨气会被溶于水中。这也是氨气在自然界中能够被水体有效清除的原因。同时要注意,氨气的水溶度与其浓度和温度有关,高浓度的氨气和低温下的氨气更容易溶于水。【回答】

为什么在进行喷泉实验时,氨气的纯度要很高。

1.进行喷泉实验时,氨气的纯度要很高。2.因为氨是高挥发性气体,其纯度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若氨气的杂质含量较高,会影响氨气的挥发性和混合性,进而导致喷泉的成型和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从而使实验结果产生误差。3.同时,氨气纯度高也能确保实验者的安全,在操作喷泉实验时避免毒性气体的侵害。延伸内容:在实验室操作气体实验时,除了纯度高外,还应注意气体的密度,压力和温度等因素,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上一篇:于家石头村

下一篇:雅兹迪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