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结售汇由顺差转为逆差是什么意思?
银行结汇是指客户将外币卖给银行,银行售汇是指客户通过银行买入外汇。结售汇顺差,是指所有客户的外币结汇金额大于所有客户的外汇购汇金额,表明市场抛售外币的力量比较大,由于结售汇顺差部分的外币最终都是由央行买入,形成外汇储备,顺差的大小反映了央行干预汇市力度的大小。结售汇逆差,是指所有客户购汇金额大于所有客户的结汇金额,表明市场对外币的需求大于市场供给,一般来说人民币会出现贬值的压力。同样,结售汇逆差部分的外币资金仍然最终由央行提供。结售汇有顺差转为逆差放映了市场外币与人民币的供求关系出现逆转,外币由之前的供大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人民币汇率也会由升值预期转变成贬值预期。
银行结售汇由顺差转为逆差是什么意思?
银行结汇是指客户将外币卖给银行,银行售汇是指客户通过银行买入外汇。
结售汇顺差,是指所有客户的外币结汇金额大于所有客户的外汇购汇金额,表明市场抛售外币的力量比较大,由于结售汇顺差部分的外币最终都是由央行买入,形成外汇储备,顺差的大小反映了央行干预汇市力度的大小。
结售汇逆差,是指所有客户购汇金额大于所有客户的结汇金额,表明市场对外币的需求大于市场供给,一般来说人民币会出现贬值的压力。同样,结售汇逆差部分的外币资金仍然最终由央行提供。
结售汇有顺差转为逆差放映了市场外币与人民币的供求关系出现逆转,外币由之前的供大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人民币汇率也会由升值预期转变成贬值预期。
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中的“逆差”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逆差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内各家银行的人民币换外汇的数量大于外汇换人民币的数量。
结售汇逆差,是指所有客户购汇金额大于所有客户的结汇金额,表明市场对外币的需求大于市场供给,一般来说人民币会出现贬值的压力。在我国,外汇市场可分解为两个层次。其中的低层外汇市场叫做银行结售汇市场,又称外汇零售市场,指的是非银行企业、单位或个人与外汇指定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市场。
人民币纳入sdr人民币会贬值么
入篮后的影响:
1、 旅游、游学更加便利 加入SDR后人民币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截至8.月22日,中国6次批准了23家境外央行进入中国银行间的外汇市场。
2、 跨境投资更容易 可以有效规避中间价汇率风险
3、 对美元走弱
a.人民币利率远高于美国,未来中美利差的存在,使得人民币有一定得贬值预期。
b.自由兑换的前提就是境内人民币先离岸兑换后,境外能出现相应的人民币兑换,此操作也将导致人民币短期贬值。
c.人民币纳入SDR势必会给中国央行“干预”人民币形成一定压力。
d.人民币对美元目前还处在贬值的通道当中。
国际收支逆差引起外汇储备减少的原因是什么呢?
不同的经济学派,对国际收支逆差产生的原因有着不同的解释。 1、货币主义分析 货币主义者认为,逆差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是在货币需求增量小于国内信用水平增量的情况下出现的。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过度货币需求应由外汇顺差弥补,而过度国内信用创造反映为赤字。如果货币需求不变,则国内信贷水平的变化完全反映为外汇储备的变化。前者过量对产出和就业的长期影响完全为外汇储备的流失所抵偿。在固定汇率制和存在资本流动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独立于国内信贷政策。正是外汇储备的变化而非国内信贷水平的变化弥补了国内货币需求和国内货币供给之间的差额,这就是货币主义关于补偿的原理,即当货币需求不变,减少外汇储备,必然提高国内信贷水平。 货币主义者还认为,超过货币需求的超额货币供给有四条出路:购买国内、国外实物资产,购买国内、国外金融资产。其中只有购买国内实物资产的部分后果,即提高产出,可能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而其余各种途径都将导致国际收支的恶化。总之,从整体上看,超额货币供给是引起国际收支逆差的原因。 2、结构主义分析 结构主义者认为,发展中国家产生国际收支逆差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出口产品的不利因素。作为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商品的初级产品,收入需求弹性很低,价格弹性也很低。实际上,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一直在不断恶化。二是不利的销售市场。市场经济的缓慢增长幅度制约了初级产品的出口增长。三是低效率造成的过高出口成本,影响了出口利润。 3、国内吸收论 国内吸收论(Domestic
Absorption)认为凯恩斯的收入支出公式解释了国际收支逆差的原因。在封闭经济中,超额需求将产生通货膨胀;而在开放经济中,则将导致国际收支逆差。 上述理论对逆差原因的解释相互之间有着一定联系:货币主义和吸收理论并不冲突;结构因素可以解释产出低吸收高的吸收理论;货币主义只是强调国内信贷水平,并把它作为外生变量,而并未解释产生超额国内信贷发行的原因,而结构主义和吸收理论对此进行了补充;超发行是一个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概念,满足名义需求增长而又不引起国际收支问题的经济能力将根据结构因素发生变化。 从实际情况看,非产油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逆差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内外因;外因包括世界石油价格上涨,贸易条件恶化以及实际利率的上升。内因包括部分由国内信贷超发行支持的财政赤字,一方面直接增加了进口需求,另一方面在不同时采取贬值措施的情况下,会导致通货膨胀,进而引起货币升值。
逆差和顺差的区别是什么?
逆差和顺差的区别是统计概念不同。通俗地说,贸易顺差和逆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个时间段内(比如一个季度或者一年),对进出口贸易额的统计比较,如果出口总金额大于进口总金额,那么,这个“差”被称为“贸易顺差”;反之,如果进口总金额大于出口总金额,那么,这个“差”被称为“贸易逆差”。国际贸易的概念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也称通商,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组成,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进出口贸易可以调节国内生产要素的利用率,改善国际间的供求关系,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等。国际贸易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范畴,主要以经济学理论为依托,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学概论、政治经济学等。
逆差和顺差的区别是什么?
逆差和顺差的区别是统计概念不同。出口大于进口就叫顺差。出口小于进口就叫逆差。顺差意味着一个国家外贸收入比他国多,有易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但顺差过大导致国际贸易不平衡,容易遭到贸易保护。逆差意味着国内需求旺盛,在经济发展初期是有利的,中国目前的状况,如果逆差不能促进出口,就得不偿失。相关内容贸易顺差越多并不一定好,过高的贸易顺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意味着本国经济的增长比过去几年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外部需求,对外依存度过高。巨额的贸易顺差也带来了外汇储备的膨胀,给货币带来了更大的升值压力,也给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以口实,认为巨额顺差反映的是货币被低估。这增加了货币升值压力和金融风险,为货币汇率机制改革增加了成本和难度。比较简单的对策就是拉动国内消费。
结汇和售汇的差额造成了国家外汇储备的增加或减少. (1.00分) 是 否
答案应该是正确的。
结售汇差额,指的是所有客户通过银行做的结售汇业务的差额,这部分差额必然是要被消化的,否则由于外币与人民币的供求不平衡,汇率就不是当前的汇率。
目前的结售汇差额都是被央行所消化的,央行通过在外汇市场买入或卖出外汇,维持市场供求平衡,稳定汇率。央行向市场买入外汇,形成外汇储备,央行向市场卖出外汇,会减少外汇储备量。所以由于结售汇差额都被央行吸收,因此会造成外汇储备的增减变动。
国际收支逆差通俗解释是什么?
1,国际收支逆差也被称为国际收支赤字,是指某一国在国际收支上支出大于收入。国际收支逆差会导致本国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减少(我国对外币的供给),需求增加(我国对外币的需求),从而使得外汇的汇率上涨,本币的汇率下跌。如果该国政府采取措施干预,即抛售外汇,买进本币,政府手中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而这又会进一步导致本币的贬值。某一国在国际收支上支出大于收入 出口业务挣的钱都是外汇,进口业务需要付出外汇,当挣的外汇不够支付进口业务所需支付的外汇时,导致外汇供应不足。拓展资料:1,当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势必要进行调控。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的政策可以分为资助和调整两大类(1)资助政策:资助政策由减少外汇储备和国际借款政策组成。资助政策仅适于短期国际收支逆差。国际收支逆差受货币供给和利率的影响,而它们是由基础货币所决定的 基础货币由国内信贷水平和外汇储备组成。(2)调整政策:对于长期根本性国际收支逆差,一般要联合采取资助政策和调整政策有三个组成部分:支出下降政策(包括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支出转移政策(包括贬值政策)和直接管制政策(包括关税、限额、多重汇率、补贴等措施)。2,贸易逆差与国际收支逆差二者的区别可以通过各自的概念内容对比得知: 国际收支逆差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瓶颈问题之一。国际收支逆差也被称为国际收支赤字,是指某一国在国际收支上支出大于收入。国际收支逆差会导致本国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从而使得外汇的汇率上涨,本币的汇率下跌。如果该国政府采取措施干预,即抛售外币,买进本币,政府手中必须要有足够的外汇储备,而这又会进一步导致本币的贬值。政府的干预将直接引起本国货币供应量的减少,而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又将引起国内利率水平的上升导致经济下滑,失业增加。
国际收支逆差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国际收支逆差也被称为国际收支赤字,是指某一国在国际收支上支出大于收入。
国际收支逆差国内影响:
如果国际收支逆差是由经常项目的逆差所引起的,那么必然导致与出口有关的部门就业机会的减少,导致经济下滑。
如果国际收支的逆差是由金融和资产项目逆差所引起的,那么意味着大量资本外流,国内资金供应紧张,推动利率水平的上升,导致失业增加,经济下滑。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11-0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贸易逆差为什么会导致货币贬值?
贸易逆差差使得国内外汇市场上的外币供给大于外币需求,必然产生外币贬值的预期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从而导致本国货币贬值。因此,贸易逆差产生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贸易逆差越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又加大了外资流入和贸易逆差的扩大,进一步增强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贸易逆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与此同时,大量外汇盈余通常会致使一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随之增长,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扩展资料:贸易逆差( "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or "trade surplus" )。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 出超 "。贸易逆差就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通常按年度计算),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互相进口与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额大过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少于乙方的进口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反之,对乙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贸易顺差越多并不一定好,过高的贸易顺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意味着经济的增长对外依存度过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贸易顺差逆差
逆差会导致本币升值还是贬值
贬值,逆差指国际收支逆差,就是进口大于出口,也就是对国外输出货币,对国内输入商品,本国内的货币会减少,商品增加。国家会让自己国内出现通货紧缩现象,也就是说国际逆差多少,央行就会补充更多进入市场,所以本国货币会贬值。
本国货币贬值影响:
1、进口会减少,以进口为主的企业,其利润会下降,因为进口货物时,须先用本国货币到银行兑换成美元等外币,然后再从国外购买货物。
2、出口会增加,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其利润会增加。本国货币贬值后,出口货物所收到的美元,能从银行换回更多的本国货币,利润会增加。
3、增加就业:本国货币贬值后,由于进口减少,使国内销售市场的竞争减小,国产货物的销量增加,就业岗位会增加;而由于出口增加,出口企业利润会增加,也会导致就业机会增加。
4、本国货币长期贬值就会形成贸易顺差,但是对于本国进口企业来说,需要支付的成本就会增加。
5、本国货币贬值可能会导致外资或本国资金外流,利空股市。
6、本国货币贬值对民众来说出国旅游或学习的费用会增加。
简述国际收支与外汇收支统计的差异。
【答案】:国际收支与外汇收支统计的差异表现为:
(1)统计范围不同。国际收支记录一国一定时期内全部的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情况,包括了有外汇收支的交易和不发生外汇收支的交易。外汇收支以外汇收支行为记录主体,并不区分这种行为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还是居民与居民之间的。
(2)统计时间不同。国际收支统计是以所有权转移为记录的时间,外汇收支统计则是在这种收支行为发生之后才进行统计。
(3)统计方法不同。国际收支采用复式记账法,借贷双方须保持平衡,而外汇收支则是一种实际记录方法,收入、支出分别记录,收、支项目的差距以收支差额体现。
2017年我国外汇收支状况主要有哪些特点呢?
2017年,我国外汇收支状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第一,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付款逆差均明显回落,部分月份呈现顺差。第二,外汇市场供求更趋平衡。从银行结售汇季度数据看,2017年前两个季度,银行结售汇逆差分别为409亿和530亿美元,三季度逆差收窄至190亿美元,四季度转为顺差12亿美元。第三,市场主体购汇意愿下降,外汇融资稳中有升。2017年,境内外汇贷款余额累计增加3亿美元,2016年累计下降858亿美元;企业海外代付、远期信用证等进口外币跨境融资余额累计上升284亿美元。第四,市场主体外汇收入结汇倾向上升,个人持有外汇意愿减弱。另外,从个人境内外汇存款看,2017年累计下降7亿美元,2016年累计增加363亿美元。第五,银行远期结售汇逆差总体收窄。2017年,银行对客户远期结汇签约额同比增长111%,远期售汇签约额增长12%,远期结售汇签约逆差260亿美元,较2016年下降69%,说明2017年人民币汇率预期总体更加稳定。第六,外汇储备余额持续回升。截至2017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1399亿美元,较2016年末增加1294亿美元。其中,2至12月份外汇储备余额连续11个月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