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铁骂战

时间:2025-01-26 16:14:24编辑:揭秘君

香港旅游的注意事项

  香港是购物者的天堂,选择去香港旅游怎么能不买买买呢,以于去香港的朋友来说,注意事项还是要了解一下的,很多的规定与内地都有所不同,和我一起来看看香港旅游的注意事项。    出发去香港旅游前注意事项   1. 漫游话费较高,出发前记得充足话费,方便和他人联系。   2. 带一些常用的药物,如感冒药、肠胃药、防蚊虫的花露水、防暑药品、晕船晕车药等。   3. 相机必不可少,还应根据香港的具体天气情况选择是否需要防晒等其他用品。   4. 电压香港电压为200/220伏特,大部分旅馆都备有电器的变压器/转换器,从国内带去的小电器一般可以使用。   5. 如对目的地不是很熟悉,建议最好提前预定酒店。    在香港期间注意事项   1. 在香港,不随身携带身份证是违法行为,请随身携带并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和港澳通行证,以备当地警察随时查验,如有遗失,请速报警。   2. 遵守交通法则:因港澳地区汽车靠马路左侧行驶,过马路时,请先看右再看左,遵守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走人行横道。   3. 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不可在禁烟的地方抽烟,违者罚款。   4. 最好结伴出行,尤其是晚上。单身女性或是小孩最好能随身准备写必备的防卫工具。   5. 大部分旅馆及餐厅均在帐单上加上10%的服务费,而顾客可另加付5%作小费。如果餐厅未收服务费,可以主动给消费额10%的小费。出租车司机、门房及洗手间侍者,旅客可酌情给予小费。   6. 饮水香港政府供应的自来水属于软水,以氯气消毒,符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之标准,适宜饮用。旅馆及超级市场亦有出售各类瓶装蒸馏水及矿泉水。一些公园内也设有饮水处,旅客可免费饮水。    酒店内的注意事项   1. 香港地区的酒店多为美式酒店,店内没有牙膏、牙刷、拖鞋等个人卫生用品,请自行携带。   2. 酒店内有收费电视,如果收看该种电视,请离店时到前台付费。   3. 酒店房间内小冰箱里的食物,是不含在团费中的,如果享用了这些食物,请离店时到前台付费。   4. 使用酒店房间内的电话拨打市内、长途请自觉付费。   5. 请不要将榴莲等有强烈气味的水果带入酒店使用。    货币兑换   1. 香港地区通用货币为港币,人民币只能在珠宝店等少数商店使用。   2. 在银行、酒店或替换店均可兑换港币。   3. 根据中国银行的规定,去港澳地区旅游的大陆居民,可凭港澳通行证兑换1000美元 (14岁以下儿童可兑换每人500美元) 。    香港购物注意事项   1. 香港的数码产品、首饰、化妆品等物品物美价廉,是值得购买的选择。   2. 在购物时到贴有“香港旅游协会”、“香港零售协会”或“优”标志的商店购物比较有保证。   3. 一定要看到要买的物品,并拿到手后付款。   4. 境外购物需谨慎、如发生调换、退货等事项由客人自理,旅行社不承担责任。   5. 寻求紧急救援:   遇有紧急事件,包括遗失、遇贼、意外、受伤、急症、火警等等,均可拨打999电话救援,香港的公共电话均可免费拨通此号码。另外,也可向在街上的巡警或到警局报案。   6. 按国际惯例,在境外旅游需付小费。   7. 随身贵重物品自行保管,谨防扒手。

香港商场再次发生围堵内地旅客事件的评论报道

过去几个星期,周末都有反水货客示威。从不同渠道的影片可见,参与示威人士情绪甚为激动。有人说水货客影响生活,也有人指香港市民的利益受损。 何谓利益受损,见仁见智。价格上升削弱购买力,是利益受损。本来由港人充当水货客,现在变成有大陆人竞争,也可以说是利益受损。取消一签多行的诉求,可以减少大陆水货客,但利之所在,有谁可以保证,另外不会有香港市民加入走水货的大军?当然,在今天中港矛盾的气氛下,就算如此结局也是政治正确。建制和零售界不会希望取消一签多行,他们也知道众怒难犯,所以便提出了在边境建立水货城,将购物客和市民分开。边境购物城,究竟由谁去营运?租金又怎样去定?假如明知有巨大利益,这个边境购物城的地价和租金又怎能不贵?最终的问题是,又有谁可以确保水货客必然会到这个地方去购物?稍为有点常识的官员,又怎会再为政府添烦添乱?说到底,这比头痛医头更不堪的概念,皆因今天的政府,心态上过得一天,得一天。杜绝水货客,没有方法比寓禁於徵。有人提出开陆路离境税,令水货客无利可图。不过,只要是利之所在,杀头的事也有人做,陆路合法离境行不通,恐怕绝迹多年的大飞又要重现江湖,而且由於利益变得更集中,有理由相信,黑社会有更大诱因去收买相关的执法人员。说到底,贸易就是货通有无。千错万错,都只可怪大陆到今天仍然有极高的贸易壁垒;换言之,这堵墙不倒,墙内的怪现象改不了,对香港的影响也改不了。香港人要捍衞本土独特之处,不可能只靠围堵大陆;大陆是大质量的实体,就有如黑洞一样,任何在其力量范围内的人和物,结果都会被扭曲。近代史中的香港,一直都扮演某种影响中国大陆的角色;虽然大陆是个大质量的黑洞,可是香港有海纳百川的先天优势,是以全世界的利益与这个封闭的国度角力,也不算是下风。无错,香港就是要引入外国势力。不过,我倒不是甚麼回归英国的天真理想主义者,其实只有紧守几个原则,香港就不会被同化:一、香港行普通法。普通法的精髓,在於案例互通,原则先行。可惜,自主权移交後,香港越来越多成文法,也越来越受大陆成文法的文化影响,凡事都好像不立法不行。以水货问题为例,最初推出限奶令,已经有人提出水货客会演变成蚂蚁搬家式的全民皆走。预言成真,却没有人记得,问题出於一个接一个的连串政策失误。结果,更多的政策失误,衍生更多的政策扭曲,结果,香港越来越像大陆,政策多,但没有效。二、就算在英国殖民地年代,也没有人说要港元必定跟英镑挂钩。最终,港英政府选择了国际结算货币,也就是美元,作为港元挂钩的锚。主权移交到中国之後,有一群马屁精,久不久便说港元要和人民币挂钩,可是来来去去只有一个理由,就是中国是香港的主权国。人民币在可见将来都没有机会自由浮动,要港元挂钩人民币,等於将香港的货币政策也一并和人民银行接轨,只要看客观事实,就知道在共和国国土之上,货币政策是如何扭曲和混乱。这是名副其实的劣币驱逐良币论,可惜在那些对基本经济学毫无认识的人当中,却大有市场。三、大陆的特点,是封闭。香港在这一方面,越来越似大陆。剑桥哈佛毕业的医科生,不可以在香港执业?最讽刺是,中大和港大两班天之骄子有一天从医管局出来,执业搵真银,做星球人月球人,他们在诊所挂那张专科证书,不是沙田威尔斯所发的,而是英国威尔斯Cardiff颁的。其实,大家都是崇洋,所以更加可以明白为何香港的医生害怕洋医生来竞争。这种小农自卑感,跟邻近地区又何其相似?除了医生认为香港人要生生世世被他们的垄断剥削,其他专业垄断也有这种心态。四、大陆十三亿人,不错是有商机,但地球有七十亿人。假如说,香港人在世界没有竞争力,只有在大陆的保护下,才可以蓬勃发展,对不起,这种话等於宣判了香港已死。土豪只知在海外消费,但世界仔却会食四方饭,不相信香港已死的朋友,请将志气拿出来。「讲咁易呀?」我从来没有说面对世界是轻松容易的事,但我信香港人可以,加上健全的普通法制、稳定可信的货币金融系统、开放的市场,香港不会是大陆的其中一个城市,而是世界的绝无仅有的资本主义桥头堡。我深信,全球化资本主义城邦主义,才是香港最强大的後盾。放弃香港的自由市场,只会令这个城市,在不经不觉间,变成像中共一样的封闭国度。


上一篇:杨幂假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