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是东汉第一个皇帝吗
1、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汉光武帝(公元25年—57年在位),字文叔,南阳郡蔡阳人(今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 [1-2] ,生于陈留郡济阳县济阳宫 [3-5] 。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2、刘玄(?—25年10月)更始帝,南郡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自称是西汉皇裔,汉景帝刘启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之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族兄。3、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明世宗朱厚熜出生地湖广布政司安陆州(今湖北钟祥),明宪宗之孙,明孝宗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正德十六年(1521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扩展资料:刘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职,整治官场风气,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解放生产力,采取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光武中兴时代。公元23年,刘玄被绿林军在淯水(今南郡荆州)之滨拥立为皇帝,年号更始,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更始帝。同年新朝灭亡,刘玄入主长安,成为天下之主。公元25年,更始政权在赤眉军和刘秀大军的两路夹击之下,土崩瓦解,刘玄向赤眉军出降,献出传国玉玺,更始政权灭亡。朱厚熜即位之处,通过大礼议逐步掌握皇权。在位早期他英明苛察,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重振国政,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为隆庆新政与张居正改革、嘉隆万大改革奠定了基础。后期崇信道教、宠信严嵩等人,导致朝政腐败。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壬寅宫变”中几乎死于宫女之手,此后明世宗长期不理朝政,迷信方士、浪费民力,最终激起农民起义。同时蒙古鞑靼俺答汗寇边,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兵临北京城下,史称“庚戌之变”;倭寇也侵略中国东南沿海,“南倭北虏”始终困扰,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朱厚熜百度百科-刘玄百度百科-刘秀
刘秀作为东汉的开国皇帝,在历史上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作为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在历史上的评价一直很高,他是一个心胸宽广并且很有胆略、见贤思齐的人。似乎每一位开国皇帝都有着非常不错的品质,作为汉高祖帝九世孙,刘秀将大汉的命运又往后延续了近2000年。在刘秀奇兵之前,他一直在家务农、读书、做生意,后来眼见着王莽并不得人心天下开始大乱,于是刘秀趁机起兵,并通过数十年的南征北战,最后成功坐定天下。刘秀在历史上给人的印象是心胸宽广的,他在灭掉王郎之后,手下发现,在王郎的家中,竟然留有数千封自己手下写给王郎的信,这姓李的内容有的是谄媚王郎的,也有的是诋毁刘秀的。本应论功赏罚,刘秀却并没有对此事再继续查下去,反而是令人将这些信件烧毁,并且再也未提过。要说刘秀是有胆略的,在河北平定平民集团时,有一次投降的降兵人数过多,甚至超过了刘秀原有的部队人数,刘秀的部下担心,若是将这些平民收入军队中,反而会引起两方的不信任,再突生叛变就不好了。但刘秀的做法是,将自己置身于众多的降兵之中,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高度信任,通过此举动,让这些藏兵们心服口服,也让自己的部下看到了希望。刘秀是一个见贤思齐的人,他在管理朝政的过程中,经常将比自己优秀的人作为榜样展示给众人看。他曾经好几次在朝会中把优秀的上书给大臣浏览。对大臣们提出建议,更是潜心思考,认为有用的全都接受,并且立即执行。刘秀能够做到再见到比自己出色的人时,真诚的夸赞对方,使自己和对方的关系变得融洽。也正是因为刘秀的这些优秀的品质,让他在坐稳东汉开国皇帝位置的同时,也能够将朝政打理的井井有条,让整个东汉延续了近几十年的平安稳定,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
光武帝是谁
光武帝是刘秀。汉太祖刘邦九世孙。王莽末年农民大起义,他于南阳郡舂陵乡起兵,与其兄长刘演联合绿林起义军,经昆阳一战消灭了王莽主力。后削平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成为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定都洛阳。在位期间,他曾九下诏书释放奴婢,减轻赋税,兴修水利,精简官吏等。由公元25-57年共在位三十二年。光武帝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曾任南顿令,庙号世祖,谥号光武。光武帝人物事迹刘秀拒绝听从更始政权的调动。同年秋,又破降和收编了河北地区的农民起义军,扩充了实力,因此,关西称刘秀为“铜马帝”。不久,与更始政权彻底决裂。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六月,刘秀在群臣的拥戴下称帝于鄗城(今河北柏乡固城店镇),重建汉政权,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王朝建立的第三年,刘秀打败了赤眉农民军。
光武帝是谁
光武帝是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光武帝刘秀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兰考),东汉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的为政举措:1、政治上,刘秀以优待功臣贵戚为名,赐以爵位田宅,高官厚禄,而摘除其军政大权。刘秀鉴于西汉前期三公权重,权柄下移,虽设三公之位,而把一切行政大权归之于设在中朝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尚书台。尚书台设尚书令一人,秩千石,尚书仆射一人,六曹尚书各一人,秩皆为六百石,分掌各项政务。以下设有丞、郎、令史等官,所有一切政令都由尚书台直接禀陈皇帝,由皇帝裁决。2、经济上,刘秀为了清查核实垦田亩数和户口、年龄,下诏度田,刘秀还严厉打击度田不实的官员,平息了由此引起的叛乱,使度田取得了成功。与度田措施相一致,光武帝执行抑强政策以限制和打击豪强势力,其政权并非代表豪强地主利益的豪族政权。度田事件后,与此相关的户口调查与上计制度一直得到贯彻执行,因此,东汉时期的户口统计数据是真实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