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五子良将

时间:2025-03-04 01:40:43编辑:揭秘君

魏国五子良将是谁

魏国五子良将是张辽、乐进、于进、张郃、徐晃。

1、张辽字文远,本姓聂。雁门马邑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镇守合肥时多次击退孙权的进攻。222年去世,谥“刚侯”。

2、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多年来随曹操南征北伐,屡立战功,勇猛果敢,常为先锋将领。后与张辽镇守合肥。218年去世,谥“威侯”。

3、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人。原属鲍信,后归曹操,为将坚毅庄重,被曹操称赞可以比喻古代名将,襄樊之战时被关羽击败后被俘投降,归国后被羞辱至死,谥“厉侯”。

4、张郃字儁乂,河间鄚人。先后历仕韩馥、袁绍,官渡之战时归降曹操,为将以巧变著称,为刘备、诸葛亮所忌惮,曾一举击破诸葛亮的北伐。后于木门道中伏而死,谥“壮侯”。

5、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原属杨奉,后投曹操,在汉中之战、襄樊之战都有突出表现,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227年死于任上,谥“壮侯”。


三国时期的五子良将有谁呢?

五大名将指的是三国时期曹魏军队中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将军张允、右将军徐晃。曹操在行军打仗时常以这五人为先锋,撤退时也常以这五人为先锋。陈寿写《三国志》时,把这五个人列为传记。在他的总评中,他说 "太祖建武,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近代以来,人们开始对他们进行统称。武子是良将,而子只是一个量词。"武子 "的意思是 "这五个人"。张辽(169-222),字文远,生于雁门关马邑(今山西朔州)。张辽先是追随丁原,后又依附于董卓和吕布。199年,曹操斩吕布,收张辽。此后,张辽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抗击袁绍,平河北,攻克荆州,攻克宿州,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是合肥之战。215年,孙权在合肥率领10万军功,张辽率领800名敢死队参战。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郡卫国县(今山东深县)人。曹操打败董卓的时候,乐进已经跟随曹操了。乐进在官渡之战中立下大功,又跟随曹操打败吕布,平定荆州。他逢战必先,这是曹操看重的。后与张辽、李典一起驻扎在合肥,多次击败宿州的攻势。后迁为右将军,218年卒。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居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于禁早年跟随鲍信,后来鲍信问鼎黄巾军,被曹操接管。虞晋打败了吕布,在官渡之战中充当先锋。受到曹操的高度重视。后一路迁至左将军。张嘉(?-231),字君毅,河间郡(今河北任丘北)人。先是跟随韩馥镇压黄巾军,后韩馥被袁绍打败,后归附袁绍,多有军功。官渡之战中,郭图被陷害,愤然投靠曹操。继曹操平定河北后,曹操远征乌桓,张合、张辽为先锋,破乌桓。

曹操五子良将都是有谁

曹操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1、张辽雁门马邑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同时也是杰出的军事家。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曾担任先锋,于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镇守合肥时多次击退孙权的进攻。222年去世,谥“刚侯”。被后世称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2、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多年来随曹操南征北伐,屡立战功,勇猛果敢,常为先锋将领。后与张辽镇守合肥。218年去世,谥“威侯”。3、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人。原属鲍信,后归曹操,为将坚毅庄重,被曹操称赞可以比喻古代名将,襄樊之战时被关羽击败后被俘投降,归国后被羞辱至死,谥“厉侯”。4、张郃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军事家,先后历仕韩馥、袁绍,官渡之战时归降曹操,为将以巧变著称,为刘备、诸葛亮所忌惮,曾一举击破诸葛亮的北伐。后于木门道中伏而死,谥“壮侯”。5、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在三国时期,着名的军事战略家曹伟原来是杨峰,后来投了曹操。他在汉中与襄樊之战中表现出色,被曹操誉为周亚夫之风。在227年,他在办公室去世,他“强壮”。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他召集了五个人,描述了同志们的人生故事:“太祖剑兹武术,时间好,五个儿子是第一个”,所以现代人称之为“五子将”或“魏五子”。

曹操五子良将都是有谁

分别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安远将军于禁、车骑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五子良将”是产生于20世纪后半叶的一个民间俗称。“五子”的含义是五个人,“良将”的含义是善于作战的将领。“五子良将”通常是指代曹操麾下的五位战功卓著的将领,分别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安远将军于禁、车骑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陈寿在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到了20世纪后半叶,民间开始将他们合称为“五子良将”或“魏五子”。“五子良将”当中的“子”字,在文言文中的含义是一个人。例如,《三国志·吴范刘惇赵达传》当中的“三子各于其术精矣,其用思妙矣,然君子等役心神,宜于大者远者,是以有识之士,舍彼而取此也。这里的“三子”便是指吴范、刘惇、赵达这三个人。所以,“五子良将”一词在文言文的语法上存在着语病,只能被归类为现代汉语白话文当中的大众语。该词是为了对曹魏良将五子进行合称而产生的俗称,产生于20世纪后半叶的民间。

上一篇:dd3737

下一篇:没有了